關于小學英語課改之探索
------東辰學習有感
瀘縣梁才學校 朱雨晴
2014年11月20日,我有幸來到了四川綿陽東辰學校參觀學習。因為很多年前就聽說過東辰是四川教育的前沿,所以帶著萬分的敬仰我走進了東辰,揭開了東辰的神秘面紗。走近東辰最大的感觸就是它高大上的外表下蘊藏了無限的生機、無比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以下我就本次東辰之行,談談自己對英語課改的一些思考。
一.建立課堂秩序感,并內(nèi)化這種秩序,進而規(guī)范教師課堂上英語用語。
反思自己的課堂,除去教研課、優(yōu)質課是全程使用英文課堂用語外,常態(tài)課時很少能夠堅持??倳驗檫@樣那樣的原因(諸如紀律方面),影響自己無法堅持全程說英文的習慣,而慣性將“說中文”作為解釋、作為課堂上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語言工具,作為直接拉近學生距離的手段,覺得只有這要才能達到課堂的高效。久而久之,孩子們習慣了中文直譯的教學模式,習慣了這種中英文夾雜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老師們也似乎很適應這樣直截了當?shù)谋磉_方式,很適應這樣脫離語言環(huán)境學習語言的課堂。不難想象,長此以往我們的英語教育培養(yǎng)的仍然是一批又一批只具備英文知識卻沒有英文思維的孩子,只具備英文考試能力而無從開口自由表達的孩子。這樣的教育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但卻永遠止步不前,原地打圈。
我想,我們確實缺少一個真正的純粹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在有限的環(huán)境中如何學好一門母語外的語言學科,我想這是新時代留給我們每一位從事外語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并探索的問題。既然是學習一門外語,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需要堅守的陣地仍然是我們的課堂。我們需要從課堂入手,努力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語言學習環(huán)境。為了營造這樣的環(huán)境,我們需要建立一種有序的課堂常規(guī)秩序,并內(nèi)化這種秩序。說到秩序,平時我們也都在做,可收效甚微。關鍵還是沒有落實,空有其表。這次在東辰學校學習時,感觸最深的是聽了一節(jié)一年級的英語隨堂課,老師是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我聽課,全程英語教學。而這樣的教學模式起先讓我有些質疑,這么小的孩子是否都能接受?可一堂課下來,孩子們完全能夠聽懂老師每一個英文指令,課堂上有濃濃的英語學習氛圍。而同樣也是教一年級的我,課堂中總是會因為常規(guī)不敢放手,也總是少不了很多不必要口水話。就這樣,我僅有的語言陣地總是夾雜著半英半中的格調(diào)。
這個老師究竟是怎么做到在低段的課堂流利地使用課堂用語而少有受到孩子們的干擾呢?想了很久究其根源還是他們有序的課堂常規(guī)已經(jīng)內(nèi)化到每一個孩子心中。再如在其中的一個展示環(huán)節(jié),老師要求一個大組近十四個孩子一起上臺表演的那一幕,當老師口令發(fā)出,不到五秒的時間,所有的孩子已安靜有序地站在了講臺兩側。(前提:孩子們是在完全不知道有聽課老師的情況下做到的)這就是一種常態(tài),沒有人去爭搶站位、沒有去人嘰嘰咋咋,也沒有人去推拉打鬧。每個人的位置像是事先安排好了怎么站,但我想正是有個這樣的規(guī)范,才使得整個課堂進行的任何一個活動做到了有序和高效。說到底,還是一個落實的問題,我們的課堂秩序是否落實到了位,落實的深與淺,這些都是直接影響學生是否逐漸將秩序內(nèi)化的關鍵。
二.課堂小組合作關系的培養(yǎng)和建設
關于小組建設,這件事情很多年前我就開始做了。但更多的圍繞班級管理方
面的建設展開的,而真正的落實到課堂的小組建設也只是蜻蜓點水。因為班多課多,精力有限,課堂小組合作多是形式,流于表面。而這一次在東辰和楊蕾老師(曾經(jīng)的同事)交流了他們語文課改的情況,楊老師告訴我他們從孩子剛入校時就有意培養(yǎng)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從低段建立兩兩小組合作到高段進行多人小組合作。從教會孩子如何進行并建立合作關系入手,培養(yǎng)孩子合作的意識,并將這種意識內(nèi)化到課堂中來。進而,他們的課堂建立一套較為成熟的小組合作學習機制,如每篇課文每堂課都要必經(jīng)一個小組合作的過程。第一遍自己讀,第二遍相互糾錯(我讀你聽、你讀我聽),第三遍兩人齊讀的合作模式。通過這幾遍的訓練,不僅提升了學生自學能力,增強了他們彼此的合作意識,同時也真正將將老師從課堂上解放出來。老師不再是滿堂灌,也不再是課堂的唯一主宰。
反思自己的課堂,作為一門語言學科的老師,要幫助孩子快速掌握一門語言的關鍵在于不斷讀、反復讀??赏瑯邮亲x,別人的一帶一、合作讀,讀到位;而我大多是一帶多,偶爾的合作也只是流于形式,雖然有強大的多媒體輔助教學,但傳統(tǒng)的模式經(jīng)常讓我們聲嘶力竭,幾節(jié)連堂下來完全體力不支了。是該思考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自己解放出來的時候了。面對差距,我們需要課改,我們迫切需要課改!而無論怎么改,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落實到位!從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開始,從落實組員責任開始,層層深入,逐漸細化。
三.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勢在必行。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教什么程度的學生你的水平基本上就是這個程度。想想的確如此,大學畢業(yè)8年了,時間、環(huán)境無情讓我的記憶庫中的詞匯遺失殆盡。作為英語老師的我每天重復著要求學生們要多讀書!多讀書!殊不知,自己除了上課,卻很少有時間好好讀過英語書。在東辰學校,偶然路過一間教英語的教室,口音純正的語音語調(diào)吸引了我。雖然不知道這位老師具體講的什么,但光聽這聲音已經(jīng)讓我覺得是一種美的享受了。還有那節(jié)隨堂課上,上課老師明顯比我年長,但純熟的語音語調(diào)一點也不遜色。
東辰的英語老師非常重視孩子的發(fā)音,將單詞細化為音標教學。每一個音,舌頭在口腔的哪一個部位,是通過怎樣的氣流發(fā)出,都一一通過示范詮釋的非常到位和精確。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發(fā)音也非常的準確。而結合自己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我卻少有就個別音節(jié)對學生進行如此到位的操練,課后卻總能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生的音準存在問題。
東辰英語學科完善的課程體系真正發(fā)揮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的功能性,孩子學習英語更多的是運用而非僅僅的應試需要。他們編訂了適合低段孩子年齡特征的英語歌謠教材,結合自身特點選用了很多前沿出版社出版的考級教材,還創(chuàng)建學校英語“四張證書”考級體系(包括聽、說、讀、寫)。這些改革雖不一定適用于我們,但改革中滲透的這種遠見和思想?yún)s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雖然近年來國家新的高考政策的出臺減弱了英語考試的分額,但這并不意味著英語就此可以不再重視。作為一門世界通用性的語言,英語的地位仍然毋庸置疑。高考的改革只能說明我們的英語學科需要改革,英語學習的方向需要改革,聽說和讀寫的比重需要改革。中國培養(yǎng)的英語人才不再僅僅是那些只懂語法不會表達的“啞巴英語”。對此,作為英語老師的我們需要提高對自己的認識和定位。作為私立學校的領導人也需要對我們英語學科有重新的認識和高瞻遠矚的定位。
我羨慕東辰有這樣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同時也倍感懺愧。懺愧自己這些年來太懶惰,對于專業(yè)除了遺忘還是遺忘;懺愧自己這些年來靠著專業(yè)吃光專業(yè),止步不前。專業(yè)能力不過硬,何談課改。不提升自身的素質,如何與時俱進。
此次學習,收獲頗多!感觸頗多!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樣好的學習機會,讓我提前走入了課改的行列。新課程改革之路仍重道遠,既是一種挑戰(zhàn),又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我會盡我所能,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積極學習,不斷完善和提高,為學生將來的英語學習打好堅實基礎!為梁才的美好明天添磚加瓦!